NEWS

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

台商的身影在兩岸交流 30 年的過程中屢有變化,陳德鵬以音樂參與了後面的 15 年,當中國從世界工廠轉為世界市場時,他也從樂器貿易商轉型經營音樂網站。靈活,是台商的鮮明形象。


兩岸於 2001 年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(WTO),中國當時欲以更開放的環境,換取高經濟成長,對台經貿政策更積極靈活,並進入規範化。陳德鵬相中有很多樂器製造商的廣州,決定於 2002 年前往開設樂器貿易公司。
其實陳德鵬的中國經驗年代更早,他在 1993 年就和父親到上海旅行,只是當年留下的印象並不太正面,「那時候,連上廁所都不知道要去哪裡」,之後父親再約他到中國旅遊,他笑說:「我死都不肯。」
直到 1997 年,他才因為工作的關係開始較頻繁到中國。讓陳德鵬意外的是,不過短短 4 年,就可以感覺到中國的經濟開始動了,當時兩岸經濟實力台灣明顯優於中國,「大家看到台商就是財神爺,好開心喔!」
到廣州開設貿易公司之後,2003 年上海辦了一個大型的樂器展,他整理了兩大貨櫃的貨品,在 2004 年遷往上海,開始從事樂器製造。面對急遽變化的中國經商環境,陳德鵬不斷用生意鼻嗅出市場商機。

台灣最重要的就是軟實力

中國在 1994 年建立網際網路,經過十多年的發展,收看優酷網、土豆網已成為中國民眾生活的日常,這啟發了陳德鵬,決定透過成立音樂交流網站,幫自家樂器品牌打廣告,以拓展更大的市場。
於是,他在 2015 年正式成立好琴聲網站,除了開始在兩岸舉辦線下的音樂比賽外,兩岸民眾也可透過自拍的影音短片來場「線上尬琴」。陳德鵬則在網站上置入自家樂器品牌的 Logo 或贊助商的廣告。
從事文化相關產業,陳德鵬對兩岸軟實力的議題相當關心。他觀察,中國已經富有起來了,開始期盼豐富的精神生活,於是會出現大量的音樂創作;但台灣民眾的教育水準較平均,目前在創作品質上仍具優勢。
從民間的角度來看兩岸交流成果,陳德鵬說,台灣人不一定懂中國,但中國人對台灣的認識更不足,主要是中國媒體能給予的資訊很有限,所以更要鼓勵中國民眾到台灣親自走一趟。
他說,台灣最重要的就是軟實力,包括民主制度、健保制度、教育制度都是世界楷模,台灣民眾在兩岸交流中應該要展現出自信,而不是排拒。像他自己長在台灣,對人與社會就很有信任感,這是中國人稱羨的。
至於音樂產業方面,中國最想向台灣取經的地方,陳德鵬說,就是人才。而他在和台灣的大學合辦音樂比賽時,也有不少教授告訴他,希望能幫台灣過度飽和的音樂師資想想辦法,讓他們有機會能到中國工作。
從貿易商、製造商再到經營網路,陳德鵬在 14 億人口的市場裡隨著風口一再切換角色、調整定位,為自家企業注入新意,對兩岸交流的各方面也有更深刻體驗。

分享出去

張貼留言

 
Copyright © 2014 工廠造風者. Designed by OddThemes |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