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網(World Wide Web,WWW)在今年3月12日就28歲了,然而,發展至今卻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與挑戰,全球資訊網發明人提姆·柏納-李爵士(Sir Tim Berners-Lee)寫了一封公開信,表達他的擔憂與願景。
柏納-李一開始創辦網際網路,是希望可以創造一個開放的平台,來讓每個人到此分享資訊、獲得機會、跨越地理與文化疆界一同合作。28年至今,一切的確朝這個方向發展,然而在過去的一年內,他說,有三個趨勢似乎會阻擋這個目標繼續發展。
1. 我們已經失去個人資料的控制權。
許多網站與網路服務要求我們提供個人資料,來交換不用付錢的內容,很多人沒有閱讀完長篇的使用條款,就按下同意。然而,我們並沒有想到,我們的個人資料已經被存在某個伺服器裡,未來被用來交換公司間的利益,但資料來源本身的我們,對這些資料卻已經喪失控制權,我們沒辦法主導哪些個人資料能被透露,哪些不會被用。
而公司與公司交換資料之間,政府也漸漸希望掌握我們在網路上的行為,如果這個問題逐漸擴大,牽扯到政治,所有與政治相關的言論會被控制,一些部落客甚至可能會因此被逮捕。如此一來,網路就不再是個開放的平台,不再是個讓各領域的人分享宗教、性別等重要議題的地方。
2. 錯誤的資訊太容易被散播在網路世界中。
現在許多人只透過社群媒體、搜尋引擎來獲取新聞與資訊,這些網站其實都是透過廣告來賺錢,他們也主導了我們所看到的資訊排列順序,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按了愈多連結,他們賺愈多錢,如此一來,顯示給我們的搜尋結果、資訊主題,當然會偏向有利他們的那類,或者,去散播有利金錢利益、政治利益的錯誤資訊。
3. 線上政治廣告需要更佳透明化與了解。
線上政治廣告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產業,隨著一個用戶只透過限定平台獲取資訊,加上網路服務商擁有個人資訊與使用行為數據,現在的政治廣告,已經可以針對單獨個人進行資訊宣傳。
像是去年的美國總統選舉,根據《衛報》(The Guardian)報導,每天就有多達五萬筆政治廣告散播在Facebook單一平台上,甚至部分比例的政治廣告都已非道德的方式散播、把使用者帶到假新聞的網站上,讓民主不再是真的民主。
現今的全球資訊網,是我們大家一起創造的成果
柏納-李在最後表示,上述這些問題都相當複雜,應對的解決方法也並不簡單,但是辨別出問題後,網路公司們就能夠一起合作,找到中間平衡,來守護網際網路一開始創立的願景。像Google與Facebook開始推出工具來打擊假新聞,就是範例之一。
柏納-李目前所服務的網路基金會(Web Foundation),則會繼續研究這些問題、找出細節,並試圖擬出解決方案,讓全球資訊網真的能夠為所有人提供同等權力與機會。
張貼留言